靜宜學訊[第五期] = Providence University
點閱:109作者:鄭曉芬, 謝中鈞編輯
出版年:2009
出版社:靜宜大學
出版地:臺中縣沙鹿鎮
格式:PDF,JPG
頁數:20
分類:教育  
附註:半年刊
封面故事
資訊萬歲
許多企業、大賣場可以簡化作業流程、縮減人力來維持順暢的營運都要利用資訊系統才能完成,此時資訊人員的軟硬體維護任務顯得格外重要。以我自己的資訊專業來說,最近十年,我將資訊應用在醫學和生物方面,除了讓生物學家縮短研究時程,更透過資訊化有效發展生物產業,或是醫療的改進,做個人化醫療等,可見資訊確實能幫助很多領域有更好的發展。
資訊升級 台灣無敵
目前台灣所培養的資訊人才大都有能力運用現有的工具,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系統,因此未來出路很寬廣,但是我們更期待培養出具備能將程式精緻化的人才,希望讓同學有機會去挑戰各種可能性,藉由經驗的累積和不斷的嘗試突破,提升自己的資訊力。例如,為了讓手機省電,又要維持與他牌有同樣的處理速度,便必須非常精緻化的程式去控制某些功能要用,有些功能盡量不用,這時就需要高階的資訊人才,因此,資訊人如何提升自我的能力是一件重要的課題。
宅經濟崛起 資訊人注意
「宅」【名詞】–家,房子【形容詞】– 泛指足不出戶,不善與人相處【衍生詞】–宅男、宅女、宅愛情、宅經濟
「宅」,詞性在進步,也成為一種新的生活型態,有人宅得幾近神隱,有人則宅得光芒耀眼。到底什麼是宅?宅又如何與人合體?
自從20世紀90年代網路開始蓬勃發展以來,人們在原有的現實世界上建構了一個附屬世界—「網路世界」,在網路世界藉著提供各種創意服務又發展出「附屬小世界」,如 eBay、Yahoo、Skype、Youtube、Facebook、Amazon、Google、天堂、魔獸等。
網路無國界 鄉民力量大
汽車發明至今(1886-2010)將近125年,讓人類的活動從點到線;飛機發明至今(1903-2010),讓人類的活動從線到面;電腦發明至今(1946-2010)只有60年,普及率遠遠超過汽車,經濟產值也「超車破機」;而網路的發明迄今(1983-2010) 不到30年,卻徹底顛覆人類的生活。
網路崛起 地球變平
網路在短短二十幾年中成為地球上絕大多數人日常生活所不能欠缺的必需品,對年輕族群而言,網路簡直就是他們的空氣和水。網路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嚴格說是沒距離,汽車再快、快不過飛機,而飛機再快也比不過網路快。電腦網路讓國家沒有了界限,而「無所不在」(Ubiquitous)更是網路世界即將呈現的風貌。未來學家 Heidi Toffler 曾指出人類歷史上有三次重大改變,其中一個重要的改變就是:人類從工業社會進入到資訊時代,我們很幸運正好生在這個時代,享受網路所帶來的便利。